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
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建设遵循科学、安全、经济、实用的原则。微生物实验室的净化级别通常为万级,配置有一更、二更、风淋和缓冲等前置辅助功能间。采用人流、物流分开原则,以免交叉污染影响实验结果。
一、微生物室概述
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是对微生物的分离、培养、育种、鉴别、形态、变异、危害等方面进行实验和研究。微生物实验室组成一般包括:准备室、微生物培养室、器械消毒及清洗室、纯水室、检测室、菌种室、储藏室等。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工作领域(食品、药品、医疗等)和性质(教学、生产、研宄、监测等)的不同,实验室组成和规模有很大的差别。
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布局:微生物实验室应设置成独立的区域,与其它实验室分开,设门禁,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,各室根据工作内容合理布局,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响。入口处设置集中式更衣间,培养室根据培养条件和种类不同可设置多间(如霉菌培养室、细菌培养室、固体培养室、液体培养室等)。
常规功能间配置:样品室、试剂室、菌种室、培养基制备室、准备室、洁净实验室、培养室、鉴定室、洗涤灭菌室、设备机房等。
二、设计微生物洁净室术指标
A、技术指标说明:
实验室空气调节系统是制冷量XX千瓦的组合式空调机组。
洁净度(万级别) 尘埃粒子(粒径≥0.5微米)≤35000粒/立方米
微生物浮游菌(万级别)≤100/立方米
沉降菌(万级别)≤3个/皿
照度:实验台≥300LUX,其它区域≥150LUX。
室内相邻房间相对静压差≥5帕,相对室外静压压≥10帕。
室内温度18~26度,室内相对湿度为45~60%。
室内噪音≤60分贝(A)
电源:AC220V/380V,50HZ
B、排风口:装有高效过滤器,送风口装有过滤静压箱,以实现进气洁净,另外需考虑更换高效过滤器的方便性。
C、一般室内送排风:采用上送下排方式,室内排风口应设置在室内被污染风险比较高的区域,单侧布置,不得有障碍。
D、回风口:以余压阀自动调解室内压力,保持正压洁净状态。
三、微生物实验室结构及材质说明
A、微生物实验室及其辅助区为了保证其洁净度及密封性,墙面和顶面材料应采用洁净彩钢板,地面采用易清洁且不易滋生细菌的PVC材料进行铺设。
B、部分洁净室入口处设置风淋室,能有效清除人体所带灰尘,减少人体进入洁净室带入尘埃粒子,同时风淋室也起到了气闸的作用,防止不洁净空气进入洁净区。
C、洁净室通风系统应设计提供一定比例的新鲜空气,净化过滤后进入各实验室以补偿排风,保证正压及工作人员需要。
D、风量回风次数采用风量调节阀对不同要求洁净级别的区域进行控制,以及压差梯度的调节,保证气流从“清洁区域”流向“污染区域”,洁净室不同比级别之间压差≥5帕,洁净室与室外压差≥10帕。
E、洁净室设置紫外灯杀菌装置。
F、传递窗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,机械/电子连锁控制,内带灭菌装置。
G、观察窗为密闭洁净窗,门为气密性洁净门。